二季度黄金总供应量同比增长4%。主要得益于金矿产量大增(929吨),创下本数据系列中的二季度纪录(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此外,黄金回收量达到335吨,同比增长4%,也为黄金供应的增加贡献力量。初步估算表明,二季度生产商净套保量减少6吨。不过,截止本报告发布日期,部分数据尚未公布。待大多数金矿公司发布季报后,生产商净套保量估计将进行相应修正。
黄金供应
2024年07月30日
二季度黄金总供应量同比增长4%;金矿产量增长2%,刷新上半年纪录
- 在金矿产量上升和黄金回收量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二季度黄金总供应量同比增长4%。
- 得益于金矿产量增长2%,创上半年历史新高,上半年黄金总供应量同比增长1%,达到2,441吨。
- 二季度黄金回收量同比增长4%,推动上半年黄金回收总量攀升至2012年以来的高点。
吨 | 2023年二季度 | 2024年二季度 | 年同比变化 % | |
总供应量 | 1,207.9 | 1,258.2 | 4 | |
金矿产量 | 899.7 | 929.1 | 3 | |
生产商净套保量 | -15.7 | -6.3 | - | |
回收金 | 324.0 | 335.4 | 4 |
数据来源:金属聚焦公司,世界黄金协会
金矿产量
二季度早期数据表明,金矿产量同比增长3%,达到929吨,创下本数据系列自2000年以来的二季度产量纪录,刷新了去年创下的900吨纪录。
结合一季度的859吨产量(同样创下一季度产量纪录),今年上半年金矿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788吨,比2023年上半年的纪录高2%。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业发布公报的时间存在差异,且手工和小规模采金业(ASGM)将在适当时候公布更多数据,因此二季度(及上半年)金矿总产量仍有待修正,例如,在2024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中,一季度金矿产量初步估计为893吨。但根据金属聚焦公司对本季度数据集的更新,该数值现已下调至859吨。这次调整意味着一季度金矿产量同比仅增长1%,不过仍创下新纪录。
二季度,金矿产量环比增长8%,主要得益于季节性因素的改善。一季度产量受到多重限制:在部分寒冷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露天矿和冲积矿的开采活动有所减少,甚至陷入停滞。同样,南非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迎来夏季长假,金矿也因此而减产。
二季度,四个国家的金矿产量增幅令人瞩目:
- 印度尼西亚同比增长25%,增幅最大。该国巴都希贾乌矿(Batu Hijau)的运营进入第七阶段后,矿石品位有所提高。
- 加拿大金矿产量同比增长23%,主要归功于科特矿(Côté)、普里米尔矿(Premier)和绿石矿(Greenstone)三座新矿区投产,马吉诺矿(Magino)产量也获进一步提升。预计其他运营中的金矿的产量也将有所提升。
- 随着阿布贾矿(Abuja)和塞盖拉矿(Seguela)继续增产,特科迪瓦金矿产量预计已同比增长22%。
- 继洪水导致停产后,中国内蒙古金矿已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推动该国金矿产量同比增长4%。
相比之下,部分国家的金矿产量因矿体枯竭、矿石品位下降以及许可延迟(如马里)而有所下降:
- 由于拉印迪亚矿(La India)停止采矿作业,过渡至残渣浸出阶段,导致墨西哥金矿产量同比减少24%。
- 澳大利亚金矿产量预计同比减少9%。特罗皮卡纳矿(Tropicana)二季度产量预计将有所提升,但卡迪亚山谷(Cadia Valley)、博丁顿(Boddington)和福斯特维尔(Fosterville)等众多矿区产量下降,有可能抵消这一增长。
- 在马里,费科拉矿(Fekola)仍未获得费科拉地区的开采许可,致使产量下降。预计马里金矿产量已同比减少4%。
- 在俄罗斯,奥林匹亚达矿(Olimpiada)和库波尔矿(Kupol)品位下降,有可能导致该国金矿产量同比减少2%。
从地区来看,亚洲地区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增产的推动下,金矿产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幅达到8%;其次为南美洲,同比增长5%。澳大利亚金矿产量下滑,导致大洋洲交出最差成绩单,金矿产量同比减少6%。
2024年初,尽管金矿产量增加,采矿成本仍然有增无减。一季度(也是我们掌握数据的最近一个季度),金矿生产总维持成本(AISC)同比增长10%,达到1,439美元/盎司,创下季度新高。自2020年以来,金矿成本一直承受通胀压力,而这种压力来自矿商投入成本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劳动力、燃料和电力成本。
目前下断言还为时尚早,但金属聚焦公司的数据表明,2024年金矿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超过2018年3,658吨的纪录。
生产商净套保量
初步估算表明,二季度金矿业净套保量有所下降,不过下降速度显著放缓。我们对一季度净套保量进行了(大幅)修正,修正后为24吨(此前估计为-5吨)。初步估算二季度净套保量有可能减少6吨。生产商套保量的减少几乎都源于到期仓位交割结算,因为并非所有仓位都进行展期。
据估计,2024年上半年生产商套保总量减少了31吨。相比之下,2023年上半年增加了23吨,2022年上半年增加了27吨。
截至二季度末,生产商套保总量估计为210吨,触及一年来的低点,与本世纪初超过3,000吨的总套保量相去甚远。
回收金
二季度黄金回收量同比增长4%,达到335吨,创下2012年以来的二季度最高回收量;但与上季度回收量相比有所下降,环比降幅达4%。
以所有货币计价的金价均创下历史新高,推动回收金供应量同比小幅增长,但出现环比下降。部分市场的回收金供应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因此乍一看,出现环比降幅令人颇感意外。不过,全球回收金总量受到印度回收金供应大幅下降的拖累(详见下文)。如果刨除印度回收金供应量下降的影响,全球回收量将同比增长9%,环比则基本持平。
欧洲对回收金供应增长贡献最大。继乏善可陈的几个季度之后,今年二季度欧洲黄金回收呈现明显起色。增长动力似乎与金价有关:4月初,以欧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一举超越70欧元/克。金价飙升的消息立即占据媒体头条,而且有部分迹象表明,有些市场的消费者陷入经济窘境,引发一波金饰抛售潮。坊间传闻,6月金价趋于稳定,欧洲黄金回收量增长放缓。不过,如果欧洲金价再次超过心理阈值,预计黄金回收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北美的黄金回收量增长更为平缓,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只有加拿大的回收量出现显著增长,原因可能在于金价突破“整数”大关(即3,000加元/盎司),继而占据各大媒体头条。美国的经济表现仍优于多数国家,因此引发黄金回收量大幅增长的因素较少。
土耳其和中东回收金供应量的增加主要与货币有关。埃及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期待已久的协议,埃及镑应声大跌,最终在较低水平趋稳。随后,埃及黄金回收量增加,这表明黄金持有者已经预料到这一变化,并趁当地金价飙升之机高价变现二手金饰。伊朗货币同样趋于稳定,虽然并非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引发,但也促使市场对金价上涨做出类似反应。土耳其里拉继长期疲软之后处于相对稳定态势,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金回收。
在中国,金价上涨和消费情绪低迷,引发回收金供应量增加,金店倒闭潮和随之而来的清库存活动进一步利好黄金回收。而在东亚其他地区,黄金回收量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滑,原因主要包括近市场端库存枯竭,以及市场对金价继续上涨的预期。
南亚地区黄金回收显著下降,则完全归因于印度黄金回收市场的低迷。其他南亚国家的表现与全球趋势一致。印度黄金回收量减少是因为金饰抵押贷款和以旧换新活动的大幅增长。但我们的数据方法剔除了以旧换新交易,将其排除在回收金供应和金饰消费之外。
如果将该交易计入总量,印度黄金回收量将增加5%。以旧换新交易和金饰抵押贷款大增,而金饰直接销售低迷,二者之间的对比表明,消费者“囊中羞涩”也许并非黄金回收的主要驱动因素,真正原因可能在于旧金饰持有者有意持金待涨。
过去几个季度的情况表明,当前金价只是影响回收金供应的因素之一。此外,对金价进一步上涨(或当地货币疲软)的预期,以及国内经济表现和整体消费情绪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主要经济体表现各异,有可能令未来几个季度的回收金供应前景如近期一样变化莫测。但需要重申的是,尽管近期回收金供应的绝对水平有所上升,但仍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高点,而且尚未超越疫情期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