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和2023年,各经济体央行加速购入黄金,年购金总量超过1,000吨,市场也开始意识到央行对黄金需求的重要贡献。在这两年中,央行需求几乎占到黄金全年总需求的四分之一。很多人认为,央行持续大量购入黄金,为黄金市场提供了重要动力,助力黄金在近期充满挑战(即收益率走高和美元走强)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色。
过去两年来,央行购金量居高不下,但面对金价再次反弹,央行继续大举购入黄金,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24年。一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净增290吨,创下本数据系列2000年以来的一季度最高水平;比2023年创下的一季度纪录(286吨)高出1%,比五年季度平均水平(171吨)高69%。
央行持续购金的长期趋势稳固,而且仍以新兴市场央行为主导。一季度,共有十家央行报告称黄金储备有所增加(增加一吨或以上),这些央行在近几个季度均表现活跃。
东亚和中亚地区央行为一季度全球净购金量贡献了大部分份额。中国人民银行近期购金势头延续到一季度,该季度公布其黄金储备增加了27吨。
图8:央行购金势头延续至2024年
央行净购金量(单位:吨)*
图8:央行购金势头延续至2024年
来源:
金属聚焦公司,
Refinitiv GFMS,
世界黄金协会; 版权和其他权利
这也是该行连续第17个月增持黄金,推动其黄金储备升至2,262吨,比2022年10月底(该行在当月恢复月度购金态势)高16%。数据表明,这是中国央行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度黄金增持记录。
叠加金价上涨因素,黄金在外汇储备总额中的占比接近4.6%,明显高于2022年10月的3.2%。
一季度,印度储备银行购金19吨,超过去年全年的净购金量(16吨)。亚洲地区的其他重要买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16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吨,也是唯一增储黄金的发达市场银行)、阿曼中央银行(4吨)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银行(2吨)。
在欧洲地区,捷克国家银行(5吨)和波兰国家银行(1吨)均在一季度增加了黄金储备。在中东地区,卡塔尔央行一季度黄金储备增加了2吨。
在其他地区,土耳其中央银行在一季度继续增持黄金。该行再次购入30吨黄金,推动其黄金储备升至570吨。需求增加导致土耳其国内黄金供应持续紧张,但并未重演去年三月的抛售潮。迄今,土耳其央行已连续十个月购入黄金,其黄金储备回升至一年前的水平。2
图9:一季度,土耳其、中国和印度的黄金买盘大于卖盘,在各国央行中居于领先地位
各经济体央行年初迄今的净购金量和售金量*
图9:一季度,土耳其、中国和印度的黄金买盘大于卖盘,在各国央行中居于领先地位
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各国银行,
世界黄金协会; 版权和其他权利
*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注:图表仅包括一吨或一吨以上的净购金/售金量。
一季度已公布的售金(一吨或以上)总量为25吨。不过,对这一数据进行细分,可以发现乌兹别克斯坦央行(减持14吨)和泰国中央银行(减持10吨)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但需要指出的是,泰国“减持并非由于出售黄金”。泰国中央银行进一步指出:“自2024年3月29日起,货币黄金将进行修订,使其与《国际储备》报告的黄金一致,并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即只记录纯度至少达到995/1,000的黄金。3 相比之下,菲律宾中央银行的抛售幅度(减持2吨)要温和得多。
4月,彭博社的报道称,由于金价的“积极涨势”,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有可能恢复黄金销售。不过,该报道也指出,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计划将黄金在外汇总储备中的份额保持在50-55%。 这已不是哈萨克斯坦央行在报告中首次明确表示将继续优化其国际储备。自2011年起,哈萨克斯坦央行有权购买所有国产黄金,且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可以预期该国央行将不定时出售部分黄金。4
《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提供的季度数据与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公共来源公布的央行购金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即为各央行未公开报告的买盘,一季度此类未公开的买盘已回升至自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数据披露存在滞后性,后续还将报告央行购金的更多细节。5
一季度对于黄金市场意义重大,各经济体央行均在本季度明确表示将延续长期购金态势。近期金价上涨,有可能影响交易执行,不过对于积极管理黄金储备的央行而言,预计价格上涨并不会影响其制定的购金战略计划。但当前金价水平到底对央行活动影响几何,仍需要收集更多数据,以进行细致评估。因此我们仍然认为,接下来几个季度,各经济体央行仍将净购黄金,为黄金提供重要支撑。详情请参阅“前景展望”部分。